热门TAG
热门期刊
您的位置: 论文范文 >
论文范文

心理干预对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的影响

 2022-12-02 15:32:01  来源:晋职期刊网 

  [ 摘要 ]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应用于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的效果。 方法 选择本院诊治的124例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,研 究时间在2019年3月~2020年4 月,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。参考组6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,观察组62例患者给予心理干预。比较组间晕 针发生率、焦虑自评量表(SAS)评分、抑郁自评量表(SDS)评分、心理韧性量表评分及服务满意程度评分。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, 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。 结果 对比两组晕针发生率可知,观察组显著低于参考组( P <0.05)。干预前两组SAS 、SDS评分及心理韧性评分均 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( P >0.05);干预后观察组SAS 、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考组,而自强、坚韧、乐观、心理韧性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 组( P <0.05)。观察组对采血环境、服务态度、心理护理、操作技术及责任心的满意度评分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( P <0.05)。 结论 心理干 预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中应用能有效降低晕针发生率,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增强心理韧性,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。

  

  静脉采血是医院内一项基本的体检项目,患者由于缺乏 对采血的基本了解,对采血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,严 重甚至会出现晕针情况,对静脉采血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 响[1] 。因此,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必要,但 常规护理服务过程中往往遵医嘱被动开展各项护理服务,在 实际工作过程中易忽视患者的心理问题,导致患者出现焦虑 紧张等负面情绪,严重会发生晕针等情况,若未及时得到有 效处理,可能会造成护患纠纷等。现阶段已无法满足检验科 静脉采血患者多样化的护理需求。心理干预是侧重于患者心 理情绪开展的护理服务,有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,对于促 进患者积极参与并配合采血具有重要意义[2-3] 。为此,本研究 选择2019年3月~2020年4月本院检验科诊治的 124例静脉采 血患者展开研究,具体报告如下。

  

  1 资料与方法

  

  1.1 一般资料

  

  选择本院诊治的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,样 本量共计 124例,研究时间在2019年3月~2020年4月,用随 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,每组62例。参考组中男 性37例,女性25例;年龄22~57岁,平均年龄 45.38±3.75 岁;文化程度:初中及以下 19例,高中及中专22例,大专及以上21例。观察组中男性38例,女性24例;年龄24~59岁, 平均年龄 45.67±3.42 岁;文化程度:初中及以下 17例,高 中及中专25例,大专及以上20例。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 统计学差异性,具有可比性。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 同意后开展。所有患者对研究持自愿参加态度,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。

  

  纳入标准:①有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者;②意识清晰、 精神状态正常者。排除标准: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;②凝 血功能障碍者;③严重出血倾向者;④依从性较好,能配合 完成研究者。

  

  1.2 方法

  

  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:在采血前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沟 通,掌握其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,了解患者疑问,并通过简 单易懂的话语与其进行沟通,给予患者解答,说明采血相关 步骤,告知其注意事项,检验时告知患者取正确体位,严格 根据无菌操作原则消毒患者皮肤等。

  

  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:( 1 )构建和谐护患关系。积极 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,为患者服务期间保持良好的言行 举止,保持微笑,衣着整洁,充分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, 从各项细微之处体现综合能力与专业化素养,给患者进入检验科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,并赢得患者的信赖,构建良好 和谐的护患关系,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护理诊疗操作。 ( 2 )健康教育。静脉采血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 原因在于缺乏对采血及医疗服务的了解,因此加强采血前的 健康教育尤为必要。在检验科设置公示栏、展示窗口等,主 要内容以采血方法、检验标准及收费信息等为主,同时普及 对应的检验指标对于患者健康的具体意义,检验项目的具体 时间、血液代谢相关知识及血液样本的具体保护性措施等, 为患者输送以上采血知识以提升患者对采血的认知。同时在 排队等候过程中通过播放视频、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, 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效果。为存疑患者一对一耐心讲解, 有效缓解患者抵触情绪,更好地提升患者采血的依从性。 ( 3 )采血前心理干预。①环境暗示。营造出良好的抽血环 境氛围,保持室内宽敞明亮,通风良好,温湿度适宜,设有 导诊人员,墙上有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栏,及时为患者提供帮 助,缩短患者挂号、缴费等流程时间,维护静脉抽血次序, 室内摆放舒适的休息椅,准备温开水、氧气、药品及各类抢 救药物等,适当播放轻松、愉快的纯音乐,尽量减少空腹时 间,使患者感到生命有保障,以更为轻松的心态主动配合采 血各项操作。②主动交流。耐心为患者解释,及时减少不安 全因素对患者采血造成的不利影响。采血前及时掌握患者是 否劳累、饥饿、紧张等,并说明配有对应的视频讲解,以 此转移患者注意力。劳累者可适当进行休息后再采血,以 通俗易懂的话语、平和的语调,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各 项疑问,让患者感受到温暖。③语言示范。热情接待并安 慰患者,用肯定的话语对患者说明自身操作技术熟练,能做 到一针见血和无痛进针,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。采血时, 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采血姿势,将采血设备及需 要使用的设备展示给患者,语气温和地询问患者的感受,播 放舒缓的轻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,引导患者深呼吸。护理 人员热情、积极地询问患者实际情况,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 情绪状况,适当给予鼓励,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。让患者看 到熟悉的护理人员,最大限度地增加患者的信任。另外,为 了引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,可以握住患者的手,和患者一 起深呼吸,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。采血后,轻轻询问患者的 感觉,以确定采血效果。④放松训练。通过对患者说明检验 具体项目流程,并详细告知患者在何处、何时领取何种检验 报告单等,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等放松训练,以更好地转移 患者的注意力。⑤榜样示范。针对紧张、焦虑等负性情绪严 重或晕针晕血者,可安排不会晕针、心态良好的患者先进行 采血,通过榜样示范方法逐渐淡化患者对采血的恐惧心理。 ⑥针对有晕针史的患者,协助患者取平卧位,以使患者身心 放松,运用鼓励性、支持性的话语进行沟通,并联合陪同人 员一起给予患者鼓励。选择穿刺技术较高者进行采血操作, 以保障迅速完成。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情况,并做好对应 的抢救准备工作。( 4 )采血时心理干预。采血过程中尽量 选择粗大静脉穿刺,对于末梢循环较差者采血前可热敷采血 部位,保证一次穿刺成功,操作期间给予患者充分的体贴和 关怀,为患者解释各项操作的主要意义与目的,使患者配合 与理解。密切观察患者神态和语言的变化情况,给予患者充 分的安慰与鼓励,保障顺利完成采血工作。( 5 )采血后的心理疏导。采血完成后叮嘱患者正确按压采血部位,适当休 息。同时清理患者皮肤上残留的消毒液与血迹,给予患者全 程陪伴,让患者处于身心舒适状态。

  

  1.3 观察指标

  

  比较组间晕针发生率、焦虑抑郁情绪、心理韧性及服务 满意程度评分。①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晕针发生率,主要将 晕针分为以恶心欲吐、头晕为主要表现的先兆期,和以意识 恍惚、四肢厥冷、面色苍白为主要表现的发作期,以及以面 色砖红、神志清为主要表现的恢复期。根据患者晕针严重程 度主要将其分为轻度(面色苍白、有头晕、心悸表现)、中 度(出现头晕、心悸等症状,同时还伴有意识恍惚不清等休 克症状表现者)、重度(除上述症状外,还伴有四肢湿冷、 出冷汗,口唇苍白,心率在每分钟 120次及以上,或收缩压 水平在80 mmHg及以上者,患者出现晕厥症状,在完成采血 两小时后仍有乏力、头晕症状表现者)。晕针发生率=  (轻 度+中度+重度) /总例数×100% 。②对两组患者均用焦虑 自评量表(self-rating anxiety scale ,SAS )和抑郁自评量表 (self-rating depression scale ,SDS )评价其焦虑抑郁情绪, 针对前者的分界值在50分,结果评分越高证实焦虑情绪越严 重,  而后者的分界值在53分,结果评分越高表示抑郁情绪越 严重。③针对患者心理韧性水平采取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 ( Connor-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,CD-RISC ) 进行评价, 主要包括坚韧、自强、乐观3个条目,其中25个条目均实施 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,结果得分区间在0~100分之间, 常模得分为65.4 ,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韧性水平越强。 ④针对患者服务满意程度的评价主要从采血环境、服务态 度、心理护理、操作技术、责任心5个方面进行评价,各项 评分区间均为0~20分,分值与20分越接近表示患者的满意 程度就越高。

  

  1.4 统计学方法

  

  检验软件以SPSS 24.0为准,正态计量资料的检验方法为 t 检验,以均数±标准差( x ±s )形式表述;组间计数资料 的检验方法为 x2  检验,以率(%)的形式表示。  P<0.05表 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
  

  2 结果

  

  2.1 针对晕针发生率展开比较

  

  观察组晕针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( P<0.05 )。如 表1。

  

1669966513529

  2.2 针对焦虑抑郁情绪展开比较

  

  干 预 前 ,   两 组 患 者 的 SAS 、   SDS 评 分 差 别 不 显 著( P > 0.05 );而干预后,观察组显著低于参考组 ( P<0.05 )。如表2。

  

1669966527936

  2.3 针对心理韧性展开比较

  

  干预前,组间对比差别不显著( P>0.05 )  ;干预后, 观察组心理韧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( P<0.05 )  。如 表3。

  

1669966547366

  2.4 针对服务满意程度评分展开比较

  

  观察组采血环境、服务态度、心理护理、操作技术、责 任心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( P<0.05)。如表4。

  

1669966562682

  3 讨论

  

  静脉采血是临床常规体检项目,但在采血期间部分患 者常会由于情绪紧张、心理恐惧等产生意识丧失、面色苍 白、晕厥等情况,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,会导致严重的 后果[4] 。晕针的发生可能与环境、体质、心理情绪等原因有 关。针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反射,而引起血管的扩张,血管外 周阻力明显降低,心脏回血量减少,使得心排血量明显增 加,血压水平降低,使患者出现暂时性广泛脑出血量减少情 况,进而引起患者晕厥。静脉采血为侵入性操作,心理情绪 紧张是主要的诱发因素,积极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尤为必要[5-6]。

  

  心理干预更加注重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、心理疏导等。 在静脉采血前、采血期间、采血后均会为患者提供对应的 心理干预,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,将综合性 分析结果作为参考,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、合理的心理疏 导,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紧张、焦虑、不安等负面情绪。 在静脉采血前能与检验者进行有效沟通,拉近与患者的距 离,可进一步保障顺利完成静脉采血,同时有效提高患者 的采血安全性[7-9]。

  

 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,观察组晕针发生率为3 .22% ,相较 参考组的 16 . 13% 明显更低;而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、抑 郁评分均低于参考组。研究表明,针对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 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对采血操作产生的焦虑抑郁情 绪,进而保障患者以稳定的心态面对采血,降低其晕针发生 率[10- 13] 。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,干预后观察组心理韧性各项 评分均高于参考组;对两组患者的服务满意程度展开对比可 知,观察组采血环境评分、服务态度评分、心理护理评分、 操作技术评分及责任心评分均高于参考组。与相关研究[14- 15] 结果具有相似性。针对原因展开分析可知,静脉采血期间加 强心理干预能与患者积极沟通,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,并 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和交流内容等,全面分析患者心理状况, 制定更为科学、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,消除患者负面情绪, 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,有效提升护理的服务满意程度。

  

  综上所述,在检验科静脉采血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干 预能取得较好效果,在降低晕针发生率、改善患者负面情 绪、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水平、提升患者对采血服务的满意 程度。

  

  谢永霞 苏瑞丽 姜金华


本文标签:
中国图书网

京ICP备18012487号-2 Copyright 2022 123杂志网